新能源VI设计:如何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
飞书深诺集团品牌升级
VSUN海外光伏组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飞书深诺集团品牌升级
嘉强品牌战略与VI设计焕新
XtalPi-晶泰科技品牌视觉形象焕新

关于场景化定位-当品类消失,品牌怎么办?

在商业的风云变幻中,品类的兴衰如同四季更迭,难以阻挡。曾经辉煌一时的品类,可能因技术革新、消费者需求转变或竞争格局重塑,而逐渐走向衰落,甚至消失不见。当这一严峻现实摆在品牌面前,品牌究竟该何去何从?这成为了每一个品牌管理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

以胶卷行业为例,柯达和富士这两大巨头曾在胶卷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胶卷的市场需求急剧萎缩,整个品类陷入了生存危机。柯达由于未能及时调整战略,过度依赖传统胶卷业务,最终在 2012 年申请破产保护。而富士胶片则积极转型,利用其在影像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拓展到医疗健康、高性能材料等新领域。例如,富士将用于照片感光乳剂的纳米分散技术,应用于印刷油墨、磁性材料、化妆品、保健品等方面,成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在新的赛道上找到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再看传统的功能手机行业,诺基亚曾经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从基本通讯功能转向了智能化、多功能化。诺基亚未能及时跟上这一变革的步伐,其市场份额被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品牌迅速蚕食。尽管诺基亚后来也推出了智能手机,但由于转型滞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逐渐固化,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夺回主导地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不断投入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领先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与苹果、三星等品牌展开了有力竞争。

当品类面临消失的危机时,品牌需迅速、精准地剖析背后的根源。技术革新往往是强大的驱动力,就像数码技术将胶卷品类推向边缘;消费者需求的变迁同样关键,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取代,正是因为消费者对便捷上网、丰富应用等新需求的追求;而竞争格局的重塑,也可能导致原有品类失去优势。只有明确原因,品牌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

拓展新场景是品牌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例如,黑胶唱片在数字音乐盛行的时代,其作为音乐播放载体的功能被大大削弱。然而,黑胶唱片却通过挖掘收藏价值,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许多消费者购买黑胶唱片并非为了播放音乐,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收藏品。品牌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价、限量抢购、与流媒体平台合作定向营销、在社交平台种草等方式,打造黑胶唱片的收藏价值,满足消费者在收藏场景下的需求。

重塑品牌定位也是品牌在品类消失时的重要抉择。李宁在面临国内运动品牌竞争激烈、自身产品定位模糊的困境时,通过从 “李宁” 到 “中国李宁” 的品牌重塑,将品牌定位从传统体育运动品牌向轻奢潮牌转变。通过亮相纽约时装周等一系列营销活动,抓住国潮消费趋势,吸引了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实现了品牌的逆势增长。

品类消失虽然给品牌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品牌只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主动地适应变化,通过拓展新场景、重塑品牌定位等策略,就有可能在危机中找到新的生存之道,实现品牌的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1. 品牌 VI 设计:重视社交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2. 从 “产品包装” 到 “品牌资产”,包装设计如何反哺整体品牌?
  3. 从 “网红品牌” 到 “长红品牌”:VI 设计如何助力品牌转型?
  4. 品牌设计的核心要素-如何打造有 “记忆点” 的品牌形象?
  5. 品牌设计和VI设计的区别以及重要性
  6. 品牌 VI 设计全攻略-从 品牌Logo设计到环境导视
  7. 什么是品牌 VI 设计?品牌战略下的视觉识别系统解析
  8. 品牌设计:不止于视觉,更是品牌灵魂的具象化表达
  9. 初创品牌“0→1”:视觉资产搭建全流程拆解
  10. 如今的品牌设计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传播需求?

最新发布

相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