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VI设计:如何塑造差异化品牌形象
飞书深诺集团品牌升级
VSUN海外光伏组件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飞书深诺集团品牌升级
嘉强品牌战略与VI设计焕新
XtalPi-晶泰科技品牌视觉形象焕新

VI 设计中的动态会为品牌注入新活力吗?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品牌传播不再局限于静态的平面载体,消费者对品牌体验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曾经,静态的标志、固定的色彩搭配和统一的字体样式,构成了品牌视觉识别(VI)的核心内容,成为消费者记忆品牌的重要符号。而如今,动态 VI 设计正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互动性,打破传统静态 VI 的局限,为品牌注入全新的活力,成为品牌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的关键力量。

一、 动态 VI 设计的概念:从 “静态符号” 到 “动态语言”

要理解动态 VI 设计,首先需要回顾传统静态 VI 设计的定义。传统 VI 设计是将品牌的核心理念、价值主张通过固定的视觉元素(如标志、色彩、字体、版式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呈现,形成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体系,目的是让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中都能快速识别并记住品牌。

动态 VI 设计,则是在传统静态 VI 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时间维度和运动规律,通过动画、交互等技术手段,让原本静止的视觉元素 “动” 起来,形成具有连续性、节奏感和互动性的视觉语言。它并非对传统静态 VI 的否定,而是在保留品牌核心识别元素的前提下,对视觉呈现形式的延伸和创新。

动态 VI 设计的核心在于 “动态” 与 “识别” 的平衡。一方面,它通过运动、变化等动态效果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品牌的表现力;另一方面,它始终围绕品牌的核心识别元素展开,确保消费者在动态场景中依然能够清晰地识别品牌,不会因为动态效果的加入而混淆品牌认知。例如,苹果公司的动态标志,无论是在产品开机画面还是广告宣传中,标志的形态、色彩都与静态标志保持一致,只是通过旋转、渐变等动态效果,让标志更具生命力。

二、 动态 VI 设计的常见形式:丰富品牌的视觉表达

动态 VI 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形式可以为品牌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根据视觉元素的不同,动态 VI 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一) 动画标志:让品牌标志 “活” 起来

标志是品牌最核心的视觉符号,动画标志则是动态 VI 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通过对标志的形态、色彩、结构等元素进行动态处理,让标志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从而增强品牌的记忆点和吸引力。

动画标志的设计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形态变化动画: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改变标志的形态来实现动态效果。例如,标志可以从简单的图形逐渐组合成完整的标志形态,或者在不同的场景中根据需求调整标志的比例、角度等。比如,可口可乐的标志在一些宣传动画中,会通过水流的形态逐渐汇聚成标志的样式,既体现了品牌与 “水” 的关联,又让标志更具动感。
  2. 色彩渐变动画:色彩是品牌视觉识别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渐变动画则是通过改变标志的色彩来实现动态效果。这种形式可以让标志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氛围,同时也能保持品牌色彩的核心识别度。例如,谷歌的标志经常会根据不同的节日、活动进行色彩渐变调整,在保持标志基本形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色彩的变化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3. 动态交互动画:这种形式则是将标志与交互技术相结合,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操作(如点击、滑动等)与标志进行互动,从而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例如,一些品牌的官网首页标志,当消费者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标志上时,标志会呈现出旋转、缩放等动态效果,让消费者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获得更有趣的体验。
(二) 动态色彩变化:传递品牌的情感与氛围

色彩在品牌视觉识别中具有重要的情感传递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动态色彩变化则是通过对品牌色彩进行动态调整,让色彩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从而更好地传递品牌的情感与氛围。

动态色彩变化的设计需要遵循品牌色彩的核心识别原则,即在保持品牌主色调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色彩的明度、饱和度、色相的细微变化,或者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加入辅助色彩的动态搭配,来实现动态效果。例如,星巴克的品牌主色调是绿色,在一些冬季的宣传活动中,星巴克会将绿色的明度适当降低,加入一些暖色调的辅助色彩(如橙色、黄色),并通过动态渐变的效果,营造出温暖、舒适的冬季氛围;而在夏季的宣传活动中,则会将绿色的饱和度提高,加入一些冷色调的辅助色彩(如蓝色、白色),通过动态色彩变化传递出清爽、凉爽的夏季感觉。

此外,动态色彩变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平台和传播场景进行调整。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由于用户浏览速度较快,动态色彩变化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以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在品牌线下门店的展示中,动态色彩变化的节奏则可以适当放缓,以营造出舒适、持久的品牌氛围。

(三) 动态字体设计:增强品牌的文字表达力

字体是品牌视觉识别中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动态字体设计则是通过对品牌字体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进行动态处理,让文字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出丰富的变化效果,从而增强品牌的文字表达力。

动态字体设计的常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字体动态排列: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改变文字的排列方式来实现动态效果。例如,文字可以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渐排列成型,或者在不同的场景中根据需求调整文字的间距、行距等。比如,一些品牌的广告文案,会通过文字的动态排列,让文案内容更具节奏感和可读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2. 字体形态变化:这种形式则是通过改变字体的形态来实现动态效果。例如,字体可以从常规的形态逐渐变形为特殊的形态(如手写体、艺术体等),或者在不同的场景中根据需求调整字体的粗细、倾斜度等。例如,迪士尼的品牌字体经常会根据不同的动画电影进行形态变化,在保持品牌字体风格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字体形态的变化传递出不同电影的主题和风格。
  3. 字体动态特效:这种形式是通过为字体添加动态特效(如光影效果、闪烁效果、立体效果等)来增强字体的视觉冲击力。例如,一些科技品牌的宣传文案,会为字体添加光影闪烁的动态特效,营造出科技感、未来感的品牌氛围;而一些奢侈品品牌的宣传文案,则会为字体添加立体光影的动态特效,彰显品牌的高端、奢华气质。
(四) 动态版式设计:优化品牌的信息呈现

版式设计是品牌视觉识别中组织信息、呈现内容的重要手段,动态版式设计则是通过对版式中的文字、图片、图形等元素进行动态排版,让信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出更清晰、更有条理的动态效果,从而优化品牌的信息呈现。

动态版式设计的核心在于 “信息的有序传递”,它需要根据信息的重要性、优先级以及消费者的阅读习惯,合理安排元素的动态排列顺序和节奏。例如,在品牌官网的首页 Banner 中,动态版式设计可以先呈现品牌的核心宣传语,然后再依次呈现产品图片、活动信息等内容,通过动态的排版顺序引导消费者的阅读视线,让消费者能够快速获取品牌的核心信息;而在品牌的产品介绍页面中,动态版式设计则可以通过图片的轮播、文字的逐步显示等动态效果,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产品。

此外,动态版式设计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平台和设备屏幕尺寸进行自适应调整。例如,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由于屏幕尺寸较小,动态版式设计需要简化信息内容,优化元素的排列方式,确保消费者在小屏幕上也能清晰地获取信息;而在电脑等大屏幕设备上,则可以丰富信息内容,增加动态元素的种类和效果,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三、 动态 VI 设计的优势:助力品牌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

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动态 VI 设计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帮助品牌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升品牌的传播效果和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动态 VI 设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升品牌趣味性,增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传统的静态 VI 设计往往给人一种严肃、刻板的感觉,难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而动态 VI 设计通过丰富的动态效果,能够让品牌视觉元素更具趣味性和亲和力,从而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例如,麦当劳的动态 VI 设计中,“M” 标志经常会以各种有趣的动态形式出现,比如在儿童套餐的宣传动画中,“M” 标志会变成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与小朋友进行互动;在一些节日宣传活动中,“M” 标志会穿上节日的 “服装”(如圣诞帽、新年围巾等),呈现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这些有趣的动态效果不仅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还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亲和力和趣味性,从而对品牌产生好感。

此外,动态 VI 设计还可以通过动态效果传递品牌的情感价值。例如,公益品牌的动态 VI 设计可以通过柔和的动态色彩、缓慢的动态节奏,传递出温暖、关爱等情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 增强品牌互动性,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

在新媒体时代,消费者不再是品牌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品牌传播的过程中。动态 VI 设计通过与交互技术的结合,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

例如,一些品牌会开发基于动态 VI 设计的互动小游戏,消费者可以通过操作游戏中的动态 VI 元素(如动画标志、动态色彩等)来完成游戏任务,获得品牌的优惠券、礼品等奖励。这种互动小游戏不仅能够让消费者在娱乐的过程中加深对品牌的了解和记忆,还能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再比如,一些品牌的社交媒体账号会发起基于动态 VI 设计的互动活动,如让消费者根据品牌的动态色彩变化规律,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品牌会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这种互动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消费者成为品牌传播的 “参与者” 和 “传播者”,从而扩大品牌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三) 适应新媒体传播,提升品牌的传播效果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品牌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这些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对品牌视觉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态 VI 设计凭借其独特的动态效果和表现力,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传播的需求,提升品牌的传播效果。

首先,动态 VI 设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的浏览速度较快,静态的图片和文字往往难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而动态的视觉元素则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眼球,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点击量。例如,品牌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动态 VI 宣传内容(如动画广告、动态海报等),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转发率和评论率,从而扩大品牌的传播范围。

其次,动态 VI 设计在短视频平台上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短视频平台以 “短、快、新” 为特点,用户更倾向于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的内容。动态 VI 设计通过丰富的动态效果和简短的故事线,能够制作出符合短视频平台传播特点的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喜爱。例如,一些品牌会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以动态 VI 元素为核心的短视频,通过有趣的动态效果和简洁的品牌信息,在短时间内让用户了解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动态 VI 设计在直播平台上能够增强品牌的现场感和互动性。在直播过程中,品牌可以通过动态 VI 设计的元素(如动态背景、动态字幕、动画标志等)来营造现场氛围,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同时,品牌还可以通过动态 VI 设计的互动功能(如实时弹幕互动、动态抽奖等),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四、 动态 VI 设计的运用策略:在保持品牌核心识别的基础上合理创新

虽然动态 VI 设计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品牌需要在保持核心识别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动态元素,避免因为过度追求动态效果而导致品牌认知混乱。具体来说,动态 VI 设计的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明确品牌核心识别元素,确保动态设计不偏离品牌本质

品牌核心识别元素是品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标识,包括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字体、品牌口号等,这些元素是消费者识别品牌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动态 VI 设计时,品牌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核心识别元素,确保动态设计始终围绕这些核心元素展开,不偏离品牌的本质。

例如,品牌标志的动态设计,无论采用何种动态形式(如形态变化、色彩渐变、动态交互等),都必须保持标志的核心形态和特征不变,让消费者能够清晰地识别出这是该品牌的标志。如果为了追求动态效果而改变标志的核心形态,就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混乱,影响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此外,品牌在进行动态 VI 设计时,还需要对核心识别元素进行标准化规范。例如,明确品牌标志的动态变化范围(如旋转角度、缩放比例等)、品牌色彩的动态渐变规律(如渐变速度、渐变范围等)、品牌字体的动态设计要求(如形态变化限度、特效使用规范等),确保动态 VI 设计在不同的场景和媒介平台上都能够保持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 根据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动态设计形式

不同的品牌具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其动态 VI 设计的形式也需要根据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的特点进行选择。例如,儿童品牌的目标受众是儿童,其动态 VI 设计应该采用活泼、可爱、色彩鲜艳的动态形式,如动画标志可以设计成卡通形象,动态色彩可以采用明亮、欢快的色彩渐变等,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而高端奢侈品品牌的目标受众是追求品质和品味的消费者,其动态 VI 设计应该采用简洁、优雅、大气的动态形式,如动画标志可以采用缓慢、流畅的形态变化,动态色彩可以采用低调、奢华的色彩渐变等,以彰显品牌的高端气质。

此外,品牌还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动态设计形式。例如,如果品牌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那么品牌的动态 VI 设计可以采用节奏较快、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形式,如动态海报、短视频动画等;如果品牌的目标受众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更倾向于使用传统媒体和官方网站,那么品牌的动态 VI 设计可以采用节奏较慢、信息传递更清晰的形式,如官网动态 Banner、传统媒体动态广告等。

(三) 控制动态元素的使用频率和强度,避免过度干扰消费者

动态 VI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品牌的表现力和吸引力,但如果动态元素的使用频率过高、强度过大,就会过度干扰消费者的视觉体验,甚至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因此,品牌在进行动态 VI 设计时,需要控制动态元素的使用频率和强度,确保动态效果能够为品牌传播服务,而不是成为消费者的负担。

例如,在品牌官网的设计中,动态 Banner 的切换频率不宜过快,一般建议每 3-5 秒切换一次,避免消费者来不及阅读 Banner 中的信息;动态元素的动画效果不宜过于复杂和夸张,如旋转、闪烁等效果的强度不宜过大,以免刺激消费者的视觉神经,引起不适。

此外,品牌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场景和媒介平台,调整动态元素的使用频率和强度。例如,在品牌的产品详情页中,动态元素的使用频率应该适当降低,以确保消费者能够专注于产品信息的阅读;而在品牌的宣传广告中,动态元素的使用频率和强度可以适当提高,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

(四) 注重动态 VI 设计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强化品牌认知

动态 VI 设计作为品牌视觉识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传统静态 VI 设计保持一致,同时在不同的场景和媒介平台上保持连贯性,以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首先,动态 VI 设计需要与传统静态 VI 设计在视觉元素上保持一致。例如,动态标志的形态、色彩、字体等元素需要与静态标志保持一致,动态色彩的搭配需要遵循品牌的色彩规范,动态字体的设计需要符合品牌的字体风格等,确保消费者在不同的视觉场景中都能够识别出品牌的核心特征。

其次,动态 VI 设计在不同的场景和媒介平台上需要保持连贯性。例如,品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动态 VI 内容,其风格、节奏、动态效果应该与官网、线下门店等其他场景中的动态 VI 内容保持一致,避免出现风格迥异的情况,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统一认知。

相关资讯

  1. 品牌 VI 设计:重视社交媒体设计中的应用
  2. 从 “产品包装” 到 “品牌资产”,包装设计如何反哺整体品牌?
  3. 从 “网红品牌” 到 “长红品牌”:VI 设计如何助力品牌转型?
  4. 品牌设计的核心要素-如何打造有 “记忆点” 的品牌形象?
  5. 品牌设计和VI设计的区别以及重要性
  6. 品牌 VI 设计全攻略-从 品牌Logo设计到环境导视
  7. 什么是品牌 VI 设计?品牌战略下的视觉识别系统解析
  8. 品牌设计:不止于视觉,更是品牌灵魂的具象化表达
  9. 初创品牌“0→1”:视觉资产搭建全流程拆解
  10. 如今的品牌设计如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传播需求?

最新发布

相关案例